石蚌蛙是江苏和上海一带的特色美食,由新鲜的石蚌和去壳的蛤蜊加入一些蔬菜、调料共同烹制而成,味道鲜美,汤汁鲜甜适口。以下是一份简单易学的石蚌蛙做法:
所需食材:
1. 石蚌 500 克
2. 蛤蜊 250 克
3. 火腿肉 100 克
4. 青菜 200 克
5. 葱姜蒜适量
6. 料酒 适量
7. 盐、胡椒粉、鸡精、生抽、香油、淀粉适量
制作步骤:
1. 石蚌提前泡发,用刀尖轻探蚌肉的厚薄程度,调整石蚌大小相近的放入清水锅中煮沸,投入小茴香少许,然后将石蚌捞出晾凉,用手把石蚌肉取出。
2. 蛤蜊洗净沥干水分,将生姜切成丝备用。
3. 青菜清洗干净,火腿肉切成细丝,石蚌肉切成粒备用。
4. 热锅加入适量油,放入葱姜蒜末爆香,加入火腿丝煸炒。
5. 放入石蚌肉粒和蛤蜊,加入适量料酒焯烫。
6. 加入清水,大火烧开,撇去浮沫。
7. 放入青菜,调味料齐全后加入适量盐、胡椒粉、鸡精、生抽,再加入适量淀粉水勾芡。
8. 最后淋上香油即可上桌食用。
温馨提示:
1. 在烹制石蚌蛙时要注意掌握好火候,以免石蚌过熟或过生口感不佳。
3. 调味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适量调整。
石虱子是蜉蝣幼虫、泥黄色节肢虫,春天结束时离水羽化。生长在流动的溪沟里,喜附在水里石块底部活动,长约10毫米。采集时轻轻将石块棒离水面再翻转过来,必附其上。捉石虱子时要轻柔,其肢体易折,缺胳膊短腿会影响上鱼率。使用时个体大的石虱子腹进背出钩1只;或先背进腹出钩1只稍大的,再反方面钩1只小点的,将两者紧贴在一起。
体形如蛾,黄褐色,长约2厘米,展翅阔6匣米。头部略星卵形,黄色,头顶密被黄色及白色刚毛。复眼1对,单眼3个。口器退化,小颚与下唇形成短吻管,适于啜吸。触角1对,基节及末端均黄色,其中央则呈黑褐色。前胸短小,前胸背密生黄色及白色刚毛。中胸背大,两侧各有1黑褐纹。
翅2对,密生短毛,不透明,后翅大于前翅;前翅的前缘黄褐色,散布有小形的褐纹,中央有1黑色大纵条,内缘及后缘皆灰褐色,有褐色棱纹,后翅深黄色,外缘暗黑色。足3对,黄色,腿节及跗节的大部为黑褐色。尾端有突出的长刺2条。
幼虫略似蚕,有胸足3对,腹部有原足1对,并有腮。